傲雪诵读《永远的怀念》作者:郭曰方

郭曰方
2022-08-03
来源:朗联【0801】

u=4140344565,2141709825&fm=26&fmt=auto&gp=0.webp.jpg

专栏分割线@凡科快图.png



那是1958年盛夏的一天,钱三强把35岁的邓稼先叫到他的办公室,向他传达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要搞两弹一星的决定,并通知他参加研制工程。

临别时钱三强还特意嘱咐,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从此,邓稼先便隐姓埋名,走进大漠深处。这一走,就是整整28年!

28年啊,看不见长安街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妻儿的笑语声声……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就住在干打垒里,面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瀚海荒漠,绵延起伏的皑皑雪山。每天吃着粗茶淡饭,就着风沙,就着汗水,就着为祖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一起下咽!

然而,在这里,就是在这里,他和他的战友,用生命的灯盏,点燃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梦想,用坚强的脊梁,撑起巍巍昆仑。用满腔热血,浇铸着共和国强盛的根基,用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声,向全世界宣告了敌人核霸权核讹诈的彻底破产。

邓稼先作为现场实验的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亲自跑到沙漠里寻找摔碎的原子弹碎片。长此以往,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1986年,邓稼先由于核辐射造成全身皮肤大面积渗血,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被迫住进了北京的医院。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上级领导和亲人都守在身边。邓稼先微微睁开双眼,颤动着嘴唇,对妻子断断续续地只说出几个字:“我……为了……这件事……死了,值得!”妻子在耳边呼唤,战友在耳边呼唤,罗布泊在远方呼唤,昆仑山在远方呼唤。

但是,邓稼先太累了,一生的劳累啊,任凭千呼万唤,此刻,他再也没有力气睁开那双明亮的双眼。

一位科学家的生命之花,静静地一如他床前的那束盛开的马兰花,把缕缕不绝的馨香洒满人间……

今天,当我们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当中国梦凝聚着民族复兴的信念,当中国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我们又怎能忘记邓稼先!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他的战友。用他们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用他们的大爱大勇、卧薪尝胆,在共和国的血管里注入的力量,用“两弹一星”精神,在神州大地播撒的幸福春天!

世上有一种奉献,叫做无怨无悔;同样,也有一种怀念,叫做直到永远…


郭曰方 :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阅读735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精品
1  /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