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说,围棋是尧创造出来给儿子玩,陶冶性情,开发智慧用的。考古证明原始社会就有了围棋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围棋已经十分流行,各类古籍均有记述。公元前一千年灭商而起的周朝,要求士大夫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的礼所指的五礼,就包括了与围棋深刻相关的军事艺术。琴棋书画,自古是文人雅士必备的修养。
国之棋运,决定因素很多,但舆论导向、民生经济、地域民风非常关键。说到舆论导向,西汉、隋朝,经济强大,政治上儒家独大,视弈棋为玩物丧志的奇技淫巧,国运强而棋运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和唐,舆论转变,官方和民间高手,以及棋书棋谱竞出。到了唐玄宗时,朝廷设置棋官“棋待诏”,陪皇帝对弈,并开展围棋研究和整理。第一位棋待诏王积薪提出的围棋十诀,至今仍是棋界推崇备至的围棋要诀。宋元明清,围棋的社会影响力都不弱,不断有高人和新实践出现,但是,在对围棋的国家重视度和棋手整体水平上,已经被昭和时代的日本拉开距离。
说到民生经济,乱世百姓食不果腹,生计难安,少有心思学棋。民国时期,国运棋运俱弱,少年吴清源远渡日本奋发图强,最终击败日本围棋最强大的昭和时代的所有超一流棋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棋圣之一。不少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棋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九连胜,令中国青年欢呼雀跃的情形。随着民生经济转强,围甲、围乙、女子联赛、中国人出资举办的世界围棋杯赛纷纷面世,市场趋向成熟,媒体影响大增,家长纷纷送孩子进棋校,产生了一大批八零、九零、零零后世界冠军和争夺者,中国围棋从远远落后日韩,到如今全面超越!
再说地域民风,江南之地素来重视教育和智力开发,文脉深厚,历史上来自江南的状元和弈棋名家占去多半。单说清朝,因为汉人入仕受限,江南多有文人高士隐居竹林,极大推动了琴棋书画的发展。清代围棋六大家,黄龙士、梁魏今来自江苏,范西屏、施定庵来自浙江,程兰如、周东侯来自安徽,皆出自江南。看今朝,马晓春1995年首夺世界冠军以来,出自江浙沪的围棋世界冠军占中国世界冠军总数四成。此外,全国其他地区也有若干围棋之乡,令人刮目相看。
兵棋同源,兵书所言“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何尝不是说棋。熟悉围棋的人知道,兵书上所有的谋略都有实战的棋型相对应,而且不止一种形态。在古代,实战棋谱甚至被作为案例,记载入兵书中。别说三十六计,就算三十六万种计谋,也难穷尽围棋变化之妙。古人评棋的语言饱含中国文化精髓。清人曾评价“当湖十局”的范西屏和施定庵:“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与之诗中李杜,询为至今。”被吴清源誉为十三段的清代棋圣黄龙士,棋风“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岂是凡夫俗子能敌?作家阿城在小说《棋王》中描写的象棋高手王一生,也是这样一位超越世俗,物我两忘的痴人和求道者。
无独有偶,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大师吴清源也提出“六合”棋旨,指出围棋应该如《易经》所述,向阴阳调和发展,21世纪围棋的核心,不是争胜,而是和谐均衡。棋士的人生,应该看淡胜负,在棋中悟道,以实现人生和智慧的圆满。如今,AI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类,令人惊异的是,吴清源先生在大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招法,很多都跟AI招法暗合,展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围棋棋盘就是一个宇宙和社会,棋理所说的大小、先后、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动静、地势、虚实、保弃、呼应,阴阳变幻,玄妙无穷,隐含着幽微深远的哲学和人生道理。
朋友,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学说,对最能体现中国人宇宙观的围棋,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吗?
姚建雄:星出而作,祖籍重庆涪陵,1963年出生在山西榆次,加拿大华裔知名写手,朗诵联盟文学顾问,作家联盟文学指导,曾任国内高校教师、知名报刊编辑记者、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经理,2000年技术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曾任中国网络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刊物《中国诗》五名编委之一。也曾任中国网络音乐协会常务理事,海外总联络官。百度星出而作,可见海量诗文、歌曲和朗诵作品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