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宪民诵读《妈妈的手》作者:李係仁

李係仁
2024-08-07
来源:朗联【0804】
【摄影图】年夜饭团圆饭吃饺子特写_副本.jpg

分割线.png



妈妈的手很普通,既不像林黛玉“十指尖尖”般的纤细,也不像村姑劳作“满手老茧”样的粗大。妈妈的手是典型的女人手,外型好看,不大不小,女人的聪慧、贤淑、体贴、操劳完全通过手的辛劳表达出来。

俗话说:心灵手巧。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小时候听老姨说,上中学时学校举办运动会,妈妈也报名参加了百米跑的径赛,只是这项径赛不仅仅比速度,还要比智力,在一百米的距离中,设立了三道题,分别是解一道算术题、用词造一个句子,将三根针同时插入一个小孔里。比赛结果大出意外,不善运动的妈妈竟得了第一,乡亲们说,老徐家的大丫头,手巧,脑袋还好使。

我上小学那时还有手工课,老师按着美术课里的作业题,要求同学们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细纸条编出一匹手工纸马,要求纸马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这个手工制作不知谁想出来的,别说孩子,就是对大人来说也是很复杂的制作过程,我鼓捣了一晚上还是没有结果,妈妈看我实在整不出了,接过一堆乱纸条按着说明慢慢编起来。

第二天醒来,一个漂亮的手工纸马摆在我的床头,我望着黑白两面的手工纸马,心里激动极了,连连感谢妈妈。美术课上,全班只有我完成了作业,老师问,是你编的吗?“是我妈妈”我骄傲而大声的回答,老师还问了我“你妈是做什么的”,我忘了我是怎么回答,因为幸福和兴奋洋溢着我的全身,从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到我是最幸福的孩子,妈妈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妈妈。

“文革”期间,妈妈要给我织一件黑色的毛衣,妈妈问我要什么样的,我不懂什么样式,就随口说,要是上面有号码就好了。过了几天,妈妈让我试试毛衣,我接过来,眼睛一亮:只见黑色毛衣前面是用红线织的“斗私批修”几个字(当年很革命的话)后面是阿拉伯数字“25”,我的学号。课间休息,几位女老师围着我,议论我的毛衣,当听说是我妈妈织的,一位老师翻看着毛衣的里面,惊诧地说,不是绣的,是织上去的,你妈手太巧了!从老师溢于言表的评价中,我知道了这件毛衣的惊艳之处和与众不同。

我家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我们姐弟三人从小到长大后的衣服,从单到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几乎都是妈妈用它缝制出来,。一到节假日,那台缝纫机就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我们就知道,妈妈又在为我们做新衣服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穿过带补丁的衣服,这是我清晰的记忆之一。

23岁那年,组织上突然通知我第二天到农村带知识青年,为期一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离家门,成为有四十多名青年的“家长”。虽然,妈妈眼里流露出担心,仍然麻利的给我准备着各种生活用品,一床新缝制的崭新被褥,几件爸爸穿旧但洗成浅色的军服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每当在青年点遇到困难,只要我拿起妈妈给我准备的任何一样生活用品,脑海中就会呈现出妈妈可亲的形象和慈祥的目光,立刻增添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青年点破窗吹进的北风里,我盖着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被,心里温暖至极。应该说,妈妈的叮嘱和牵挂、妈妈的希望和期盼,特别是妈妈双手亲自操持准备的各种生活用品,是我做好知青工作并能坚持下来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物质基础。

我儿子到三岁多的时候,妈妈用了几天的时间,做了一件款式别致而时髦的尼料西服,儿子穿上它上街吸引了不少年轻母亲的目光,有人甚至好奇的问,这是在哪买的?可能是由于这件西服,幼儿园几次活动,穿西服的儿子都被安排在前排。

我曾好奇的问妈妈“您学过做衣服吗?”“没有!”,妈妈回答,“人只要用心,就能做成,做事做人一个道理”妈妈轻巧地把做事和做人嫁接在一起,答话的深刻远远超出了问话的简单。长大以后,我心里格外地佩服妈妈平时对我深入浅出,点石化金般的教育,也非常钦佩妈妈的手,感谢妈妈这双“巧手”给我带来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

从做衣服不带眼镜到带上花镜,从在布料上飞针走线到带上花镜也认不上针,妈妈日见衰老,也不能再用缝纫机做衣服了,妈妈常常埋怨自己的手越来越笨,每当孙男弟女买来新衣服,妈妈还是习惯的看看衣服质量,看看衣服的领口和袖口讲究不讲究,针角缝得秘密不密,一双手长久的在衣服上摩挲着……

巧手也拽不住生命的尾巴,妈妈还是在73岁那年病倒了.我到病房看望妈妈的时候,常常抚摸妈妈忙了一辈子的双手,这双手没有了往日的灵性和温度,水肿让妈妈的手有些变形发亮,按下去一个坑,很长时间不恢复。医生虽然是我好朋友,竭尽全力,想尽办法,面对病入膏肓的妈妈,也束手无策。

泪水不由自主地流过我的脸颊,心里布满了驱不散的阴霾。我长久握着妈妈的手,由温热到冰凉,最后冰冷的没有一点温度,妈妈的生命渐离渐远……

一瞬间,妈妈的手抚育我成长的镜头在我脑海中成为定格:

小时候,妈妈拽着我的小手送我上幼儿园、上学校,

平日里,妈妈拉着我的手,带我玩好玩的,吃好吃的,

长大后,妈妈扶着我的肩膀,教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清白做人。

我出行,妈妈都要送我到门外,招手到不见身影。

妈妈这双手用无微不至,表达了无私的母爱,为我一辈子的安危冷暖保驾护航,

妈妈这双手用舐犊之情,呵护着我的生命,为我一生的幸福安康辛勤操劳。

啊,妈妈这双手永远在我生命中…….


李係仁:研究员,硕士生指导教师。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现任辽宁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大学校报主编,编辑文字近120万字,撰写各类文章几百篇,近20万字。有几十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健康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先后获得“优秀记者”“通讯员特等奖”等称号。2012年出版新闻作品集《一同走过从前》,目前待出版散文作品集《人间烟火气》。

阅读254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