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邀诵读:毛泽东诗词里的秋天

2025-10-28
来源:朗联【1002】

src=http___up.enterdesk.com_edpic_4f_9e_7e_4f9e7e627c6d78884da8ac4a5a442ce8.jpg&refer=http___up..jpg分割线.png



毛泽东诗词里的秋天,大气磅礴,何等壮美!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秋”情有独钟。

万般情思,在秋天这个深沉的季节,也显得格外浓厚。古人悲秋大抵是因为秋日象征着人的暮年,由诗及人,总透着一种苍凉之感。

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

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

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的这种旷达情怀。尤其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写秋景可谓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壮美无比!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秋色壮美,毛泽东的胸襟更是壮阔。

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对中华的情怀镌刻在山川江河上;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茫然中又展露了多少风骚与苍凉。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高飞。古人说,秋天之美,美在高远、辽阔。而在毛泽东的笔下,秋天的美,亦是如此。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最珍贵的不是终点,而是一路行走的过程。

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是萧瑟悲凉的,可在毛泽东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那层层红叶,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秋天之美,美在枫叶。没有看过红叶,就不算见过秋天,看着片片红叶缓缓飘落方知什么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一度秋光,人间几处枫红。让我们趁着这秋色,看香山红叶,度人间深秋。

阅读235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精品
1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