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黎诵读《永远的橄榄树》作者:余志成

余志成
2022-02-05
来源:朗联【0201】

src=http___up.enterdesk.com_edpic_4f_9e_7e_4f9e7e627c6d78884da8ac4a5a442ce8.jpg&refer=http___up..jpg分割线.png



途经新华书店,购得一部作家出版社为台湾女作家三毛编著的《三毛三毛》,本来一直为她的远离感到茫茫然的我,读了这部合集后顿感充实,也不再为之悲哀了,唯一遗憾的是终身失去了和三毛圆桌聊天的机会以及再不能读到她提笔挥洒的情感世界了。

一位朋友告诉我,我的一手右斜的歪字跟三毛很像,翻开《三毛三毛》一书,看到了她写给贾平凹先生的绝笔信手迹,果然有点像,不过从三毛字里行间透射出来的韧性和悟性,我是难以比拟的。

如果说海明威别的悲壮,川端康成走的艺术,那么可以说三毛去的恬静,如同台北记者郑志勤先生所言:三毛的成名是“沙漠”,三毛的死亡是“丝袜”,沙漠是一种“出走”,丝袜是一种“归返”,三毛《无言的告别》,答案其实尽在其中矣!

我认识三毛是从她那首凄婉而又动听的歌曲《橄榄树》开始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也许作为一个写诗的我,心迹的某点同她有相似之处,故特能把握她那丝丝离情的愁苦,殷殷真诚的期待,腔锵不屈的追求。

以后又在一个《温柔的夜》里,翻看了她的《稻草人手记》,听她《谈心》,品味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知道有一头《哭泣的骆驼》以及《雨季不再来》,进一步领悟了她的热情,她的浪漫,她的洒脱和她的无奈。

其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通过某些活动去体验发挥和实现自身的力量,三毛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追求那份至善至美,并为之努力了一生。尽管她个性上“较脱离现实”(琼瑶语),如果幻想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力量,我想,“梦中的橄榄树”已是三毛毕生的向往了。

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但是残酷的现实生活对一个田园式的作家来说,无疑面临极端的精神困惑。就像三毛面对艺术和非艺术,面对历史和人性,面对那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她最终选择平静地离去是符合她的内心密码的。

合上《三毛三毛》一书,屋内的灯光正和窗外的星光遥遥相望,三毛,你那按照自己的方式爱过生活过的年轻形象,此刻游向何方?

假如在你生活了四十八年的土地上,人人都有一颗至善至美的心,没有为名为利,没有欺没有诈,那该多好!

三毛,期盼伴随你远离而去的,是你心中梦中的那棵永远的橄榄树。


余志成: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代领导》杂志副总编兼首席记者。著有诗集《黄昏肖像》《散步森林》;报告文学集《领导者星路》等。作品获《诗刊》《文学报》《新民晚报》等全国性多种奖项。主编了美国刘伟《我在美国当记者》、新加坡凌雁《 潇洒走红尘》等七十多部著作。

阅读531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精品
1  /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