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近年,风花雪月弹指间。年,是传统,是文化,是约定俗成,是除旧布新,祭拜祖先,是迎喜接福,祈求丰年。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年。
浓浓的年味,南北迥异,各具特色,不一样的习俗,一样的喜庆。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都有道不尽的风情,说不完的故事,年的味道依然让人难以割舍,久久眷恋。
想想,还是小时候的年有味道,一年的尽头总是盼!盼,年夜的饺子,盼,只有过年才有的新衣服。黄僜橙的柿子,黑黑的冻梨,花生,瓜子,米花糖,这就是孩子眼里的新年。
除夕夜,饺子下锅,鞭炮响起,噼噼啪啪的爆竹,蹦蹦跳跳的孩子,喜气洋洋,花枝招展,添满了童年的记忆。
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炉火,红红的鞭炮,沸腾了自家的小院,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闪烁朦胧的小灯,点亮喧嚣的除夕夜,二踢脚带着甜蜜蜜的梦炸响。同时也打开了儿时的心扉。孩子们大街小巷的奔跑,一盏盏蜡烛小马灯,串起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回忆,快乐的童年。
一大段人生,丰盈了情感,也把童心包裹起来,儿时的故事便收藏在记忆里,走过了中年,暮年,我们还会想起儿时的故事,想起一跳一跳的小马灯,想起儿时的爆竹,依旧让人眷恋的民俗年味,永远不能忘怀的传统的中国年。
卿:内蒙古赤峰市人,爱好文学,诗歌,朗诵,摄影,骑行,旅游,让心灵的港湾永远是青青的芳草地。